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堅決助力鄉村振興,是國家電投集團作為能源央企必須擔當的政治任務,作為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系統內唯一指定的定點幫扶單位,納雍電廠不折不扣履行定點幫扶政治責任,積極投身農村能源革命,彰顯央企本色。
自2015年以來,在國家電投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納雍電廠先后選派5名駐村第一書記和2名協調員全面對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在產業幫扶、基礎建設、教育醫療、黨建引領等多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功幫助5929名貧困人口、7萬余人于2020年年底全部脫貧摘帽。2021年以來,納雍電廠持續與納雍縣陽長鎮馬店社區、街上村、河溝村建立幫扶項目,為實現“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不斷貢獻力量。
幫扶納雍縣援建的核桃寨蛋雞養殖場。
產業振興:激活鄉村“造血”功能
納雍縣傳統農業收益微薄。納雍電廠的駐村第一書記們認真落實上級部署,詳細了解鄉村實際情況后,提出“產業興村”策略,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
一直以來,納雍縣陽長鎮馬店社區都有種植地瓜的傳統,但大多是農戶自產自銷,不成規模。原駐村第一書記孟濤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鼓勵村民種植地瓜,和村民們簽下協議,由合作社1.5元錢每斤保底回收。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馬店社區涼薯種植規模擴大至千畝。孟濤還帶領村民打造“高山有機涼薯”品牌,將產品銷往大城市,地瓜成了馬店社區致富產業,孟濤也因此成了當地百姓口中的“地瓜書記”。
駐村第一書記朱育軍面對納雍縣陽長鎮街上村村民對產業發展的疑慮,他以“辣椒書記”的名號打開局面。通過“鎮里引導+企業合作+農戶參與”模式,帶領村民種植600畝辣椒,畝產達5000斤。村民們感慨:“跟著朱書記種辣椒,每畝能多賺2000元!”如今種植辣椒成了當地百姓的“致富密碼”,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村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駐村第一書記趙久良初到納雍縣曙光鎮河溝村時,就擔起了土雞蛋“代銷員”,河溝村家家喂有土雞,可是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遇上趕集也要走七八公里山路。他發動職工、親友,通過“線上訂購+線下送貨”為村民賣雞蛋,賣雞蛋的錢一分不少地送到村民手里。有了固定銷路,村民也有了穩定收入。趙久良在駐村期間,道路包修通,村民難事包解決,百姓的雞蛋包銷售。村民們親切地叫他“三包書記。”
在發展集體產業方面,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為納雍縣陽長鎮核桃寨村建設了規模蛋雞養殖場,貧困戶年均可增收4500余元。為勺窩鎮湖壩村建設高山杜鵑育苗大棚項目,建成后將大棚確權分給貧困戶,按照每個5000元年租金將大棚外租給龍頭企業培育高山杜鵑,受益人口150戶。
從種地瓜到辣椒種植,從包銷農產品到擴大集體產業,一個個生動實踐的背后,是央企以產業振興為抓手,推動鄉村從“輸血”到“造血”的深刻變革。
修橋筑路:打通發展“最后一公里”
基礎設施薄弱曾是納雍縣發展的瓶頸。納雍電廠駐村第一書記們以修路、架橋、通電為突破口,讓偏遠山村連上“快車道”。
在馬店社區,孟濤向納雍電廠申請資金,修通了雙龍組規劃連片種植的產業路,讓村民們的地瓜銷售從“不好背”到“不愁賣”。
曙光鎮河溝村曾因交通閉塞,村民趕集需步行七八公里山路。駐村第一書記趙久良帶領團隊爭取資金,歷時兩年修通全村7個村民組的通組路。村民們實現了從“步行出山村”到“汽車上大路”的真實轉變。
在街上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占宏、朱育軍先后積極協調修建橋梁,建成了“金元橋”,解決了孩子們蹚水過河上學的難題,這座橋成了當地百姓農產品銷售的“致富橋”。
受氣候條件、自然環境的影響,馬店社區二、七組(雙龍區域)水資源枯竭,解決百姓用水問題成了駐村第一書記陳彥秋的“心頭大事”,他迅速組織工作隊進行了水質現場評價及水質安全認定,采用提灌工程實現應急供水保障,目前該工程量完成了70%,預計2025年4月投入使用,讓村民擺脫“靠天吃水”的艱難困境。
在姑開鄉高山田村,納雍電廠黨員突擊隊義務敷設300米電纜,保障能繁牛養殖基地用電,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
這一項項民生工程如春雨潤物,悄然改變著烏蒙山區的肌理,成了點燃百姓們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火種”。一個個“小而美”的特色產業成長為“大而強”的富民產業,為共同富裕寫下生動注腳。
幫扶納雍縣援建的街上村金元橋。
民生改善:溫暖百姓心窩
“既要富口袋,也要暖民心。”納雍電廠駐村第一書記們始終將群眾冷暖放在心頭。納雍縣河溝村一個貧困戶的孩子患重病,因貧困被迫放棄治療。了解情況后,駐村第一書記趙久良自掏腰包墊付醫療費,并協調民政部門申請救助款,終將孩子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150盞路燈照亮百姓出行路。2024年,納雍電廠協調幫扶資金18萬元用于改善街上村夜間照明,2025年新春佳節前夕,150盞路燈全部投入使用,真正實現了“夜間出行有亮度、安全保障有力度、鄉村發展有溫度”,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村民們十分感激地說:“道路變亮了,我們心里對好日子的期盼也更加有信心了。”
醫療與教育是民生之基。納雍電廠推動25個貧困村標準化衛生室建設,改善基層醫療條件;為孤兒兄妹申請助學資助,并發起募捐解決其生活困難。在消費幫扶方面,納雍電廠員工以略高于市場價認購當地櫻桃、布朗李、滾山雞等農產品,拓寬了農戶銷售渠道。
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中,納雍電廠以黨建聯建為紐帶,將紅色基因融入幫扶實踐,架起了一座座連接民心的“振興橋”。近年來,納雍電廠通過“支部結對+產業聯動”模式,與地方黨委、企業、村集體開展深度合作,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產業融合、民生改善”的發展路徑。
在陽長鎮馬店社區,納雍電廠黨員突擊隊多次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共同栽植辣椒苗,助力打造“辣椒基地”。通過技術指導、勞動力支援,帶動當地特色農業發展。為破解農產品銷售難題,搭建線上銷售平臺,拓寬農產品出山渠道,用實際行動詮釋“黨員就是群眾貼心人”。
在能源保供一線,納雍電廠黨委與地方煤礦企業開展黨建聯建,成立黨員突擊隊保障電煤供應,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從“點亮萬家燈火”到“溫暖百姓心窩”,納雍電廠將繼續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征程中,用央企擔當書寫了一份有溫度的幫扶答卷。